别让肥胖成为健康的绊脚石
根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》,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%。肥胖严重危害了人们健康、影响生活质量,并对全社会的医疗服务造成巨大压力。因此,世界卫生组织将“肥胖”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。
肥胖的危害
肥胖的人不仅是体型胖,同时还伴有众多疾病风险,根据目前研究,有50余种疾病与肥胖有关,而这些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及其治疗过程可能加重肥胖,形成恶性循环。
消化系统
若肥胖者腹部堆积过多脂肪,腹腔压力加大,就易使胃部胃酸及内容物出现反流。由于多余脂肪无法通过肝脏代谢、转运出去,就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形成。
内分泌系统
超重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-3倍。
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还会影响激素水平,间接地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。肥胖女性雄激素分泌增多、雌激素减少,影响卵巢发育,造成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、不孕不育等问题。
循环系统
人体越重,心脏负荷越大。过多的脂肪堆积于动脉壁上,会使血管腔变小,血流减少,增加血栓风险,甚至会造成血管破裂,导致中风或心脏病突发。超重和肥胖者患血脂异常的危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.8倍。肥胖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、血管弹性减弱,进而诱发高血压,超重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-4倍。
呼吸系统
脂肪堆积可能会导致上呼吸道变窄,上气道结构改变,横膈上抬,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、肥胖低通气、支气管哮喘等。
关注脂肪肝危害
肝脏是人体的“加工厂”和“垃圾处理厂”,具有消化功能,营养物质的合成、转化和分解功能,药物的转化和解毒功能,凝血和免疫功能等。
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,30%~50%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,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%~94%。
轻度脂肪肝通常无明显症状,中重度脂肪肝出现脂肪性肝炎时,可有疲倦乏力、腹部隐痛、食欲不振、口苦、恶心等症状,部分脂肪性肝炎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,甚至演变为肝细胞癌(HCC)。
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,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,发病率在不断升高,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。
因此,建议肥胖人群应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,应以清淡少油、低糖低脂的饮食为主,并保持三餐规律,避免随意加餐,少喝含糖饮料。此外,还应坚持锻炼身体,通过增加日常运动量,逐步消耗体内脂肪,以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,较有利于脂肪肝逐渐治愈。
如果出现脂肪性肝炎合并转氨酶升高的情况,还可遵医嘱口服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进行抗炎保肝治疗。